《传播学概论》练习题

发布日期:2018-05-23 编辑整理:甘肃省自考网 【字体:

一、 简述题:
1. 信息的特征?
答:1共享性,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性,6替代性。

2. 拉扎斯菲尔德通过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写出了《人民的选择》,其中提出一系列理论的
假说,这些假说都是什么?
答:《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
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间,改变了原来投
票意向的人只占8%,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
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因素。
研究者通过这项研究否定了早期魔弹论的效果观,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
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
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或迄今所持有的政治态度)2
选择性接触假说(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
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
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4
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可能产生的三种效果:1强化效果2“结晶”效果3“改变”效果)
3. 批判学派与学派有什么区别?
答: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前者是哲学思辨的,后者是科学实证的。具
体地说,批判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
,总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总体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眼光审视传播,才能洞察其内
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联系。传统学派采用的是实证方法,以“科学性”见长。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
制实验等研究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一项理论假设,去寻找有关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进行
定量分析,从而证明或否定这一理论假设,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4. 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 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
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
任由读者决定。
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
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
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
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
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
的全过程)
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
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
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
递和交流。
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
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
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 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
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 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
,故称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
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
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
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
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 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
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 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
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
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
,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
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
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
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
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3.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
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
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
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
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
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14. 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
”,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
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 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
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
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
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
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
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
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
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 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
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
),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
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
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
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
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
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
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17.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
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
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
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8. 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 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
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做到通俗,
简明,易懂。
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接形式,
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
19. 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
答: 1. 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
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
2. 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
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
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 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
受到观众青睐。
20. 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 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
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 选
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
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 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
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 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 可获
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
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
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
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
,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
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
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 “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
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
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
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公众的精神纽带”,发
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作为“民意”
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
角度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
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23.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必然会引起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
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对,对“新传播
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
具体地说,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
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所直接面临的,是新
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观效果问题。
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识沟
”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24. 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总体来看,电脑联网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
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性
一、 论述题:
1.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
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
传播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
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
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价值观的教育功
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2. 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
“反馈”机制。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
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1. 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2. 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 “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
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
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4. 概述“议程功能设置”假说?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
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
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
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
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
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
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
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
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
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5. 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是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括利用电话
,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
传播的层次。
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
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
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
的,滞后的4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
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一、 名词解释: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 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 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
8. “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9. “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10.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1. 符号:一般含义是指字母,电码,话语,文字,数学和化学符号等东西;符号的定义是:一切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表示该事物的意义的东西。符号活动为人类所独有。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换言之,是以特定的符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的抽象能力远胜于信号。
12. 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
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13. 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前者着重表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还是不利,后者则强调它们能否被社会成员所认识和是否社会成员所期望的。)
14. 传播:含义较广,如交流,沟通,通讯,交际,交往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们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15.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
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
16. 社会责任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和完善。它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应自觉的进行“自律”
17. 休眠效果:即“睡眠者效果”,这是由霍夫兰提出的用来解释可信性效果变化的一个概念。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大于或小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为完全地发挥出来。
这种现象表明,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明力不能马上得以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其说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甘肃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 视频课程
  • 真题下载
英语(二)

英语(二)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思修(03706)

思修(037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