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学习笔记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一)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1、基本模式: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
其中数学表达式:M=ΣV·E
2、感情调整;
3、期望强化;
目标效价,从员工心理上分析应该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经过努力取得绩效,这一目标可以是产量、质量、利润等指标(定量),也可以是表现好、中、差等评价(定性)。第二个层次是,取得了绩效或评价后导致的结果,如晋职、提薪、表扬等精神和物质的奖酬。
(二)期望理论概括
1、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在企业组织中,人们必须作出一定的工作成绩才有可能换取所向往的报酬。
2、工作绩效与报酬的关系(工具性或关联性IK)
做好工作并不是最终目的,他总是希望在取得良好成绩后获得适当的报酬。员工的绩效与他希望得到的报酬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二、综合激励理论
(一)理论基础要点
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激励+任务结果激励
式中:激励水平M、期望E、效价V仍如前述;
I 表示内在的(internal);
E 表示外在的(external);
T 表示工作任务(task);
A 表示完成(accomplishment);
J 表示外在奖酬的项目j=1,2,3……n
三、公平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公平与公平感是两类不同内涵的概念。其中公平(或不公平)属于一种客观现象,可以运用许多公认的准则、法规为进行严格的判断,该类问题属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综合研究的范畴;而公平感(或不公平感)则属于一种主观现象,是人们通过自身与他人或两次与历史的“收支比率”对照,产生的公平知觉和相关的情感体验。
企业员工不公平感按起因划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主观不公平感和客观不公平感。
对以上两类不公平感,采取的对策应该是:
1、领导者应该尽可能公平无私地对待每一个员工,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2、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和完善基础工作,使绩效考核评估有理有据、科学,有说服力。
3、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思想框框,坚持按劳分配、多功多得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二)理论要点
首先,公平感不同于公平,因为公平是一种客观现象,公平感则是一种主观现象,是人们通过自身与他人、现在与历史的比较而得出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它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围。
其次,产生不公平感的根本原因,不是每个人所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
【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相关《组织行为学学习笔记 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文章
甘肃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甘肃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甘肃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类学习微信公众号
- 热点文章
-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