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公共政策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是( )。
A、生态变迁
B、自然灾害
C、国际冲突
D、科技变革
2、“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
A、经验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创新思维
3、在预测活动中,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使专家们在互不知晓,彼此隔离的情况下交换意见,将意见处理后得出预测结果,这种预测方法称为( )。
A、博尔达计数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专家会议法
4、人们把决策过程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
A、新闻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
5、《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著作( )。
A、罗尔斯
B、诺齐克
C、莫尔
D、柏拉图
6、从实质上说,博弈论是一种( )模型。
A、团体
B、过程
C、渐进
D、理性
7、阿西的线条判断实验证实了( )的存在。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型效应
8、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
A、利益集团
B、政策受益者
C、政策影响和制约的对象
D、知识分子
9、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形式是( )。
A、总统决策
B、最高法院判决
C、国会立法
D、司法命令
10、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11、公共政策问题通常首先由官方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型
B、内在创始型
C、动员模型
D、自发模型
12、把政策制定看作“在指导社会行动的两个主要方案之间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意识”的学者是( )。
A、伍启元
B、托马斯·戴伊
C、艾斯顿
D、德罗尔
13、下列人物中鼓吹“地理因素说”的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傅立叶
D、孟德斯鸠
14、下列不能作为官方决策者的主体是(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法院
D、利益集团
15、“最少受惠者最多得益”是( )的核心思想。
A、罗尔斯
B、诺齐克
C、奥尔森
D、弗朗西斯
16、提出相对报酬量观点的学者是( )。
A、伊斯顿
B、克朗
C、亚当斯
D、汉森
17、拉斯维尔在创立政策科学时,提出( )。
A、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B、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
D、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18、“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 )中。
A、头脑风暴法
B、哥顿法
C、零起点法
D、对演法
19、领导者的微服私访属于政策评估中的( )。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委托评估
20、理性模型对人的前提假设是( )。
A、社会人
B、政治人
C、复杂人
D、经济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 )。
A、政党
B、利益集团
C、思想库
D、大众传媒
E、公民个人
2、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 ) 。
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
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C、评估政策方案
D、宣传政策主张
E、政策对象范围的扩大
3、美国学者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为标准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类型包括( ) 。
A、自上而下型
B、自下而上型
C、外在创始型
D、政治动员型
E、内在创始型
4、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 。
A、信息原则
B、系统原则
C、客观原则
D、效益原则
E、可行原则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终结
B、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调整
C、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延续
D、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E、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
6.依据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公共政策可划分为如下哪些基本类型( )
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社会政策 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E.优抚政策
7.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 )。
A.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B.战略––––策略––––战术
C.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8.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
A.工业政策 B.外交政策
C.国家安全政策 D.正常政策
E.社会保障政策
9.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分为( )。
A.单项目政策 B.双目标政策
C.多目标政策 D.确定型政策
E.不确定型政策
10.后行为主义时期,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共政策学在方法论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 )。
A.行为主义方法论 B.公共选择方法论
C.博弈论 D.个案研究法
E.历史唯物主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基本政策的特征。
2、简述用来评估模型效用的一般性准则。
3、简述政策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简述政策规划中的主要思维方法。
5、简述政策法律化应具备的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政策规划的过程。
2、试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
我国西部地区某县政府召开会议,讨论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在会场上各位领导经过简单的讨论,最后以多数压倒优势表决通过决定,按照70%还林,30%种草的比例退耕;会上有人提出该县大部分地不宜退耕还林的看法,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事实上,该县由北到南,降水量从100毫米到500毫米不等,而在一般情况下林木在500毫米以下降雨量的气候中难以成活。因此,该县所规定的林草比例必然导致北部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国家已多次强调,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工作,但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未做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小组意识理论的知识,分析该县退耕还林政策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法。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C |
B |
C |
B |
B |
D |
C |
C |
C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B |
C |
D |
D |
D |
A |
C |
B |
A |
题号 |
19 |
20 |
|||||||
答案 |
B |
D |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答案 |
ABCDE |
AB |
CDE |
ABCDE |
DE |
题号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BCD |
ABC |
BCD |
AC |
ABCD |
三、简答题
1.答:基本政策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层次性:一般说来,制定和发布基本政策的国家机关规格和级别很高,通常是由国家最高权威机构或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
(2)广泛性:从范围上讲,基本政策要么覆盖全国,要么覆盖整个领域。
(3)稳定性:从时间上看基本政策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特征。
(4)权威性:基本政策是具体政策的制定依据,具体政策必须符合基本政策的要求。
2.答:
(1)排列并简化现实
(2)认定重要层面
(3)符合社会现实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5)指导调查与研究
(6)提出一定的解释
3.答:在政策执行中需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要明确既定目标,执行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抉择,明确既定目标是对执行的最基本要求。
(2)实施反馈控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必须重视反馈控制,保持应变能力。
(3)在摸索中前进;对于复杂的、无先例可循的工作,只能在执行中摸索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并运用管理学的反馈控制原理不断地对目标进行修正,使实施方案逐步完善。
(4)注意政策整合;各政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政策之间整合不好,就会引发新的问题,政策本身成为问题的根源,因此加强政策整合是很重要的。
4.答:(1)经验思维。
(2)直觉思维。
(3)逻辑思维。
(4)创新思维。
5.答:(1)对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使之纳入法律轨道,以更好地保障其作用的实现。
(2)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法律可以上升为法律。
(3)只有比较成功的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
四、论述题
1.答:政策规划的具体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不仅是政府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依据,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并且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
(2)政策方案的设计;在政策方案的设计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方案后果及其效应的准确估计,二是对方案实施细节的详尽规定。
(3)政策方案的评估;政策的方案的评估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测性评估,二是可行性评估。
(4)政策方案的选择;即在对政策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择优的过程,该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择案规则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2.答:
(1)必要的政策资源,政策执行所需的资源条件主要有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权威等资源。
(2)顺从的目标集体;政策目标群体是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政策能否成功与目标群体有着直接的关系。
(3)正确的执行策略;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充分利用各种执行手段,并重视成本效益分析。
(4)胜任的政策执行队伍;有效执行政策要求执行者具备优良的素质,包括政治、品德、能力、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另外,还要努力形成执行队伍的互补,包括工作人员在能力、知识、性别、年龄、个性等方面的互补。
(5)形成有效的沟通;政策执行中的沟通主要指执行机构之间,执行机构与有关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执行人员之间,执行人员与目标群体之间为实现政策目标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在实践中克服了有关沟通的障碍能够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
五、案例分析题
答:
(1)小组意识理论认为,参与决策的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把保持群体一致和创造和谐气氛作为目的,所以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备选方案,造成决策失误。本案例中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比例就是上述理论的具体表现。
(2)要解决由于小组意识因素造成失误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为领导者应当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于其他成员;其次,应当邀请有关专家到会,发表意见,并将这一做法逐渐制度化;再次,不要轻易地满足“一致”,在成员很快形成一致意识时尤其要提出疑问。
【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相关《2019年自考《公共政策基础》复习题及答案》的文章
甘肃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甘肃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甘肃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类学习微信公众号
- 热点文章
-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