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园林植物栽培》模拟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列举校园内5种先花后叶的树种 :玉兰 ; 梅花 ;紫玉兰 ;木棉 ;紫荆 桃花 迎春花
2、下列树种,其花芽分化属当年分化型的有 a.b.d ;属夏秋分化型的有 c.e
a.红花洋蹄甲 b.八月桂 c. 木棉 d.月季 e.山茶
3、列举校园内5种色叶树种 乌桕 ; 美人梅 ; 洒金榕 ; 红背桂 ; 红花继木
4、树干涂白的作用: 由于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白天可减少枝干温度局部的增高,有利于缩小温度的日较差,从而防止日灼为害。
5、园林树木的层性主要是由于芽的 异质性 和 顶端优势 差异造成的。
6、树木栽植中如何维持和恢复树体以 水分 代谢为主的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而这种新平衡建立的快慢,除与 挖 ; 运 ; 栽 ;
栽后管理 (四个环节)有关外,还与影响 气候 和土壤条件 为主的外界因子有密切关系。
7、理想的行道树大苗的三个条件是 高大通直的主干 ;第二,完整、紧凑、匀称的树冠。第三,强大的根系 。
8、与草本相比,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起着 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观赏与实用兼备作用。
9、园林树木采种常以 种子的形态成熟 作为采种的依据
10、冬季修剪的主要方法是 :整个冬季修剪,应先剪幼树,先剪效益好的树,先剪越冬能力差的树,先剪干旱地带的树。
11、“三埋二踏一提苗”的种植方法可概述为 ①放苗; ②填表土,提苗踏实 ③填心土,二次踏实;④坑穴表面填松土。
四个步骤;栽植成活的关键取决于 穴大根舒,深浅适当,根上密接。
12、土壤地面复盖的厚度以 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为原则,一般3-5 cm为宜
13、叶面施肥简单易行 ;用量小 ;发挥作用快 的特点。
14、杯状整形可概括为 没有中心干,但在主干一定高度处留三主枝向三方伸展
15、树木生长期浇水施肥主要要掌握好三个时期 花前 ;花后; 花芽分化期 ;
16、施肥的方法有 土壤施肥 ; 根外施肥
17、条带式绿篱的修剪,其侧断面最好为 上窄下宽
18、确定浇水量的原则是最适宜的灌水量,应在一次灌溉中,使树木根系分布范围内的土壤湿度达到最有利于树木生长发育的程度。
19、树木根系在年周期生长中没有 生理自然 休眠现象,只要条件不适合时, 被迫 休眠。
20、新梢的延长生长,并不是匀速的,而是按照 慢~快~慢 这一规律生长的,称之为 “S”型 曲线
21、衡量苗木(乔木树种)规格的两个主要技术指标是 胸径 和 树高
22、枝条不同组织间以 形成层 最抗寒, 皮层 次之, 木质部和髓部 最不抗寒
23、落叶树的物候,生长转休眠的标志是 落叶 ,休眠转生长的标志是 芽的萌动。
24、根系的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称为 离心秃裸
25、实生树木达到性成熟的条件是 就是当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出花芽后,使植物体出现了生殖体
26、菌根可分为三种类型,是 外生菌根 ; 内生菌根 ; 内生兼生菌根
27、叶面积指数(系数)是指 一个林分或一株植物的总叶面积与树冠投影所占土地面积的 的比值
28、桂花的自然树形是 合轴主干形 ,幼树整形为 自然圆头形
29、紫薇在传统的整形修剪中常采用 ,但这种树形具有 缺点,因此 ,宜采用 (树形)以改良树形
30、剪口芽的正确修剪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d
31、土壤改良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 ; 生物方法 ; 化学方法。
32、园林树木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一是适应城市特殊的生态环境;二是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
33、如何利用根系的趋肥性来扩大根系的生长空间,施肥时应施在:吸收根水平分布的密集范围内,树冠垂直投影轮廓(滴水线附近)。
34、6月落果主要是由于 营养不良 引起的
35、各种树木的物候期,之所以具有相对集中性与相对稳定性,主要是由于
36、植树的季节,应选择 早春 和 晚秋 时期
37、除草的原则是因时,因地制宜减少杂草树木的危害
38、相对而言,大树较耐荫的是 b
a. 桂花 b. 雪松 c. 悬铃木 d.广玉兰
39、那种树发生抽条少 d
a. 行道树 b. 幼龄树 c.灌木 d.成年树
40、下列那种为几何形体人工整形 a
a. 球形 b. V字形 c.单干式 d.杯状形 e.垣壁式
【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相关《2019年自考《园林植物栽培》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
甘肃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甘肃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甘肃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类学习微信公众号
- 热点文章
-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