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三章复习
第三章 两晋诗坛
识记:晋代诗歌风貌.
晋代诗歌的风貌,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创作以繁缛为主,但西晋还有以左思、刘琨为代表的刚健诗风.东晋则是玄言诗的天下.(晋末宋初有杰出的诗人陶渊明.)
第一节 太康诗风
1.太康诗歌的特色
简单运用:
①太康诗风形成的原因.
太康年间,时局稳定,经济发展,诗人们生活安稳舒适,诗歌内容多为平庸写实.司马氏政权造成了"政失其本",而"士无特操"的局面.士人群体的普遍心态是求实逐利、求名自适.他们非常世俗平庸,发之于诗,转而向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的形式技巧方面发展,形成了"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的太康诗风.
②太康诗歌内容特点.
一、"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诗品》)没有胸怀天下的巨大抱负,没有面对历史的深沉思索,转而在儿女之情中表现绮丽情思.
二、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
③太康诗歌艺术形式特点.
一、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二、追求新的技巧,注意俳偶.三、描写更加细腻.往往古人一句写总体,而太康诗人则进行具体细微之描绘.
2.陆机诗
识记:陆机生平.
陆机,字士衡.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
理解:陆机诗歌内容形式特点.
一、就诗歌而言,陆机是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今存107首.
二、陆机的诗歌语言的华丽排偶是最明显的.常常变古诗之古朴为华美.
三、就诗歌内容来说,陆机拟古之作很多,也有许多酬酢之词,但有些诗作也能写得情感深沉动人.
3.潘岳诗
识记:潘岳生平.
潘岳,字安仁.性轻躁,趋世利.诗歌追求辞藻绮丽,被誉为"烂若舒锦".他的《悼亡诗》三首,获得极高评价,以至"悼亡"一词,从此专用为"悼妻"之用.
理解:《悼亡诗》的特点.
婉转凄测,黯然神伤.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1.左思诗
识记:左思生平.
出身寒微,家世儒学.构思十年,成《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左思是西晋诗坛第一人,代表作为《咏史》八首.
综合运用: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一、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如《咏史》一、三,没有刻意的雕饰与艳丽的辞藻,全部思想感情喷薄而出.
二、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其强烈,对贫士失志极为愤慨,一股磊落不平之气迸发于诗中.如《咏史》其二用比兴手法表达了这种感情.
三、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就是指他诗歌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他一改班固创为《咏史》时的质木无文,打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情感激烈深切,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使咏史诗有了新的飞跃.
2.刘琨诗
简单运用:
①刘琨经历及思想的转变.
刘琨,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而颇浮夸,素豪奢,嗜声色.36岁时为并州刺史,抗击匈奴时父母被匈奴所杀.国难家仇,激起他的报国壮志.他奋身于戎马疆场,后被杀.
②刘琨诗歌的特色.
代表作《扶风歌》、《重赠卢谌》.
《扶风歌》用血泪写下他的坚强意志和悲慨意绪,有刚健雄放之情致.
《重赠卢谌》末段写出英雄末路的悲凉慷慨,但即使是写失败的意绪,也是壮美的,同样有清刚之气,继承了建安风骨.
第三节 游仙诗与玄言诗
1.郭璞及游仙诗
识记:郭璞生平.
知识渊博,精通文字训诂,曾注《周易》《尔雅》《山海经》,尤善卜筮.诗、赋兼善.
理解:游仙诗.
其渊源可上溯到先秦.在《离骚》中当屈原对现实不满时就幻想神游天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仙诗内容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
简单运用:郭璞《游仙诗》内容及艺术.
一、郭璞的游仙诗有两类内容.一类是将对现实的失望不满用隐逸或游仙的方式表达出来.另一类内容,则是在承继传统上求仙长生之主题,以高蹈轻举、服食采药为主旨.
二、郭璞的游仙诗感情真实,坎壈咏怀.另外,郭璞诗情采斐然,描写形象生动,色泽丰富.
2.东晋玄言诗及其特点
识记:孙绰《答许询》.
满篇"道"、"神"等玄学词语,平典似《道德论》.
简单运用:
①玄言诗产生的原因及发生发展过程.
偏安的心态,中朝玄谈的流风遗韵,以及新形成的高雅脱俗的情调和流连山水的审美情趣,加之佛教般若空观的影响,使玄言诗在东晋诗坛占据了主流地位. 玄言诗的发端自魏正始时代已开始.西晋著名玄学家不善作诗,故只有少数诗人以玄言入诗.东晋中期是玄言诗的成熟和高潮期.东晋末叶,玄言诗已经式微了.
②玄言诗内容与形式特点及其文学贡献
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纯以韵语敷述玄理,背离了艺术表现的形象、情感等原则.
贡献:①直接启发影响了陶渊明平淡自然之风格,而且对后代文人诗歌中冲淡自然、旷达闲适风格的影响至为深远.②玄言诗人对山水的体悟与描写,也为晋宋之际山水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审美心理和创作方面的基础.
【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相关《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三章复习》的文章
甘肃自考便捷服务
- 微信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
甘肃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甘肃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
以及各类学习微信公众号
- 热点文章
- 常见问题